最後更新時間: 2025年4月30日
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 AAC(進階音訊編碼)的各種方面,包括 AAC 是什麼、AAC 文件是什麼以及為何 AAC 比 MP3 更好。我們還會將 AAC 與 MP3、OGG Vorbis、FLAC 和 Opus 作比較。請和我們保持關注。

目錄
- 什麼是 AAC(進階音訊編碼)?
- AAC 版本
- 壓縮技術
- 簡史與發展
- 什麼是進階音訊編碼文件
- 為什麼 AAC 重要?
- AAC 如何運作?
- AAC 的應用
- 什麼使 AAC 優於 MP3?
- AAC 與其他現代編碼器的比較
- 常見問題
什麼是 AAC(進階音訊編碼)?
AAC(進階音訊編碼)是一種數位音訊壓縮格式,旨在比其前身 MP3 在較低的比特率下提供更高質量的音效。由 MPEG(移動影像專家小組)開發,AAC 廣泛應用於各種平台,包括串流服務、數位廣播及攜帶型多媒體播放器。它支持多聲道音訊並具有改良的編碼效率,使其適合於高保真音訊體驗。AAC 是 YouTube、iTunes 和 Apple Music 平台的默認音訊格式,確保在各種設備上的兼容性,同時在較低的文件大小下提供優質音效。
AAC 版本
以下是 AAC 版本的簡要概述:
- AAC-LC(低複雜度):最常見的版本,平衡音訊質量和效率,非常適合串流和廣播。
- AAC-HE(高效率):針對低比特率應用進行優化,以光譜帶複製技術來在降低比特率的同時增強音質。
- AAC-LD(低延遲):專為實時通訊設計,延遲極小,適於視頻會議。
- AAC-ELD(增強低延遲):進一步減少延遲,同時提高音質,非常適合於電話通話和交互應用。
- AAC-SSR(可調抽樣率):允許音訊質量的可縮放性,適用於不同比特率和抽樣率以滿足各種播放需求。
AAC 壓縮技術
AAC 壓縮技術包括心理聲學模型,它分析人類聽覺以優先處理重要的音訊元素,並減少較不易察覺的聲音。它採用轉換編碼將音訊信號轉換為頻率分量,著重於重要頻帶。時間噪聲塑形根據信號特性動態地調整編碼,提升知覺音質。此外,AAC-HE 中使用的**光譜帶複製(SBR)**用於從較低比特率的信號重構高頻內容,確保在不大幅減少質量的情況下有效存儲。這些技術共同實現了有效的音訊壓縮。
AAC 簡史與發展
AAC 在 1997 年作為 MPEG-2 標準的一部分首次引入,並在 1999 年被增強為 MPEG-4 標準。由 Fraunhofer IIS、杜比實驗室、AT&T、索尼和諾基亞等公司共同研發。由於其出色的性能和多用性,AAC 迅速受到歡迎,成為各種應用的廣泛採用格式。在 iTunes Store 中,它也是 Apple 的 .m4v 文件的默認編碼器,確保音質和在 Apple 設備及軟件上的兼容性。
什麼是進階音訊編碼文件?
進階音訊編碼(AAC)文件是一種數位音訊格式,設計用於在保持高音質的同時進行高效音訊壓縮。它利用複雜的編碼技術,包括心理聲學模型,優先處理知覺上重要的音訊數據。AAC 文件通常有 .m4a 擴展名,被廣泛應用於串流服務、數位廣播和移動設備中。該格式支持多聲道音訊,適合從音樂播放到視頻串流的多種應用。AAC 是 Apple Music 和 YouTube 等平台的默認音訊格式,為用戶提供高質量與較小文件大小的良好平衡。
為什麼 AAC 重要?
AAC 之所以重要在於它能在較低比特率下提供高音訊質量,非常適合於串流服務和攜帶型設備。其效率允許在受限帶寬環境中提供更好的聲音再現。廣泛用於 YouTube 和 Apple Music 等平台,AAC 確保跨設備的兼容性,同時提升整體聆聽體驗。
AAC 如何運作?
AAC 通過使用心理聲學模型分析音訊信號,優先考慮重要的聲音,同時丟棄不太重要的數據。它採用轉換編碼將音訊轉為頻率成分,專注於知覺相關的頻率。像時間噪聲塑形等技術能動態調整編碼以提升音質。此外,AAC 可以使用光譜帶複製(SBR)在較低比特率下增強高頻內容。這種高效壓縮使得 AAC 能夠在顯著減少文件大小的同時維持高音訊質量,非常適合於串流和存儲。
AAC 的應用
由於其高效壓縮和高質量音訊輸出,AAC(進階音訊編碼)在各種應用中被廣泛使用。作為 Apple Music 和 YouTube 等流行串流平台的默認音訊格式,它確保在較低比特率下提供出色的音質。AAC 也被用於數位廣播,例如 DAB+ 廣播,以及 Netflix 和 Hulu 等視頻串流服務中。此外,AAC 在音樂播放和語音通話等移動設備中也很常見。其多功能性和與眾多設備的兼容性使 AAC 成為多媒體應用中音訊編碼的標準選擇。
什麼使 AAC 優於 MP3?
AAC(進階音訊編碼)在多個關鍵方面超越 MP3(MPEG 音訊層次 III),主要在於音質和效率。AAC 能在較低比特率下實現更好的音質,再小文件大小中保留更高音效。它運用了高級壓縮技術,如心理聲學模型和時間噪聲塑形,提升了知覺音質。此外,AAC 支持多聲道音訊,是 Apple Music 和 YouTube 等許多平台的默認格式。相對而言,MP3 是一種較舊的格式,雖然兼容性廣泛,但在較低比特率下通常會導致較低的音質。
AAC 與其他現代編碼器的比較
想知道 AAC 在其他編碼器之中如何表現?我們將迅速將 AAC 與 MP3、OGG Vorbis、FLAC 和 Opus 進行比較,看它在質量和效率方面的表現如何。請繼續閱讀,了解 AAC 如何在現代音訊編碼中脫穎而出!
AAC vs. MP3
AAC(進階音訊編碼)和 MP3(MPEG 音訊層次 III)都是受歡迎的音訊壓縮格式,但在效率和音質上有所不同。AAC 在較低比特率下提供更好的音質,相較於 MP3,更適合串流服務和攜帶型設備。儘管 MP3 在設備兼容性上範圍更廣,但 AAC 是 Apple Music 和 YouTube 等平台的默認格式。AAC 還運用了高級壓縮技術,包括心理聲學模型,使它在音訊播放時保留更多細節。總體而言,AAC 被認為比 MP3 更現代化也更有效率。
AAC vs. OGG Vorbis
AAC(進階音訊編碼)和 OGG Vorbis 都是高效的音訊壓縮格式,但它們有著不同的特點。AAC 以其在較低比特率下的高品質音訊而聞名,在 Apple Music 等串流服務平台中非常受歡迎。它運用高級編碼技術以提升音質。而 OGG Vorbis 則是一種開源格式,提供靈活性且免收授權費用。儘管 OGG Vorbis 提供良好的音質,並在遊戲和一些串流應用中受青睞,但 AAC 通常在較低比特率下實現較佳音質,在主流使用中具有優勢。
AAC vs. FLAC
AAC(進階音訊編碼)和 FLAC(自由無損音訊編碼)在音訊壓縮中各有不同的用途。AAC 是一種有損格式,通過捨棄不太關鍵的信息來壓縮音訊文件,從而在良好音質下實現較小文件大小,非常適用于串流和攜帶型設備。相比之下,FLAC 是無損格式,保留所有原始音訊數據,提供卓越的音質但文件明顯較大。FLAC 被發燒友喜愛並用於音樂收藏的存檔,而 AAC 更常用於日常聆聽和在線平台。最終的選擇取決於用戶對音質與文件大小需求的側重。
AAC vs. Opus
AAC(進階音訊編碼)和 Opus 同是高效音訊編碼器,但各自服務於不同的目的。AAC 廣泛用於串流和數位媒體,提供在較低比特率下高質量的音訊,是 YouTube 和 Apple Music 等平台的熱門選擇,適合音樂和視頻播放。相反,Opus 針對實時應用而設計,如 VoIP 和遊戲,尤其在低延遲的環境中表現出色。它能根據網絡條件變化調整,以確保通話和串流過程中的高音訊清晰度。雖然 AAC 適合於音樂,但 Opus 更適應於互動音訊體驗。
常見問題
Q: 什麼是低複雜度 AAC?
A: 低複雜度是指 AAC 中音訊編碼的一種常規方式。它是一種類型的音訊格式,可以使音樂和聲音文件在不丟失太多質量的情況下變小。它用於串流、藍牙音訊和移動設備,以提供清晰且高效的音效。